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。大力调整能源结构,增加天然气、电力等清洁能源的供应量,加大力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。深化工业企业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烟尘治理,实施工业锅炉、窑炉清洁能源改造。推广使用粤IV标准车用柴油,对柴油车实施国IV标准。加大环境监察力度,强化餐饮业油烟综合整治、扬尘污染控制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,防治港口船舶交通废物和废气污染。加快广州市环境监测与预警中心建设。
(五)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
一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。建立统一的“12320”卫生公益热线。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预约挂号系统。免费为10万名适龄儿童提供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服务。免费为我市户籍及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市外户籍、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。二是提高养老服务和医疗救助水平。新建40个日间托老机构(项目)。动工兴建1万张养老床位。将农村“五保”供养标准提高到当地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%。投入1500万元为约20万名困难群众购买重大疾病商业医疗保险。三是提高社会保险待遇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15%以上。四是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建设。新建和筹集保障性住房1.6万套,向1500户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,完成2012年在册城市零散危破房9.88万平方米改造任务。完成1万户农村泥砖危房改造工程。继续开展以北部山区为重点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。五是促进就业增长。投入4.6亿元就业专项资金,帮助18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。开发2万个公益性公共服务岗位,举办300场次就业专场招聘会,发放8万张职业技能培训券。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万以上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下。六是加强“菜篮子”和食品安全建设。提高“菜篮子”产品自给率,创建3个蔬菜生产标准园和3个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,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养猪场。启动市食品生产企业检测监测数据分析平台建设。新增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270家、示范街区(美食广场)12条。七是促进公共交通发展。新增投放500台公交车,新增公交线路20条、水上巴士航线3条,新建和改造水上码头5个,新增新建公交专用道50公里。八是完善群众文体设施。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,安排群众文化活动1000场、专业演出20场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.3万场、展览150场。进一步加大市属公共体育场馆亚运赛后惠民开放力度,享受优惠进场人数较2012年增加10%。新建100条健身路径、50片篮球场、50个社区体育活动室、26个幸福社区体育设施、9项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。新增300公里绿道。九是推进垃圾分类处理。加快分类处理设施建设,建成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(李坑二厂)、基本建成大田山餐厨废弃物处理厂项目,开工建设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项目。推进4个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,改造升级垃圾压缩站40座,增加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200辆。十是推进社区金融服务。在全市100个社区设立社区金融服务点,统一社区金融服务标识,布设金融自助终端设备,全面提升社区金融服务水平。
(六)大力加强社会建设
完善公共教育体系。加快建设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”。着力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发展,加强中小学教育均衡特色发展。发展老年教育,完善终身教育体系。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辐射,提升两个新城区、三个副中心的教育质量。加快建设广州教育城,打造职业教育基地。统筹发展特殊教育,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协调发展。推进广州教育国际合作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。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,完善公建配套设施。
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,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制度。加快市、区(县级市)医疗设施建设,开展增城市、从化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。大力实施健康城市行动计划,加强职业病防治,倡导阳光健康生活方式。推进中医药强市和卫生信息化建设。
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。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居民、全民共享普惠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保障体系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,扩大分类救助范围,将贫困家庭未成年人、残疾人和困难家庭等群体纳入分类救济范围。推进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,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。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,加快广州爱心公园等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,推进无障碍设施进家庭。
(责任编辑:南京美力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)